2025年10月26日晚上,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学研究团队学术沙龙之“走出六义附庸,走向世界文学:清水茂教授赋学的意义”在花津校区文典楼F426会议室如期举行。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谷口 洋先生应邀为同学们带来此次专题讲座,讲座由潘务正教授主持。张勇耀教授、程维教授及3044AM永利集团部分研究生、本科生代表共同参与。
谷口教授由“第十六届国际辞赋学学术研讨会”和“纪念清水茂教授一百诞辰”引入,深切缅怀恩师清水茂教授,并向大家展示了蔡毅编译的《清水茂汉学论集》。根据谷口教授的回忆,清水茂教授协助其师吉川幸次郎先生从事《水浒传》日译,又与马积高先生结识,曾多次参加国际辞赋学研讨会。随后,谷口教授介绍清水茂教授赋学研究的学术背景,梳理“六义”的经学释义和二十世纪赋学发展的逻辑理路,从而揭示现代国际汉学界对于“什么是赋”的差异化理解。谷口教授指出,清水茂教授是从赋的本质出发,即“不歌而诵谓之赋”,故而排斥浮于表层的牵强附会。据此,谷口教授罗列世界文化中歌唱与吟诵的口头演出表现形态,对比中国辞赋与古希腊叙事诗的异同点,进而点明清水茂教授赋学研究的杰出贡献。同时,谷口教授进一步补充和献疑,探究“铺陈”是否可以由表现手法演化为赋的本质。在提问互动环节,在场师生与谷口教授展开一场跨文化交流,谷口教授针对文本细读方法和研究选题提出宝贵的建议,现场气氛活跃。
讲座总结时,潘务正教授采用“现身说法”,结合自身的求学经历和学习方法,勉励在座同学认真学习谷口教授尊师重道的崇高精神。潘务正教授强调,国际间的教育经验具有互通性,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要坚持学缘传承,还必须拓展域外视野,培养跨文化思维,如此方能立足经世文章,传承辞赋学脉。
